建筑人才网,提供最新建筑人才信息,致力于做建筑人才网第一品牌。
咨询热线:4006683633 ·俊才招聘网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梅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州市新昊信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德庆殚精竭虑医治“柑桔癌症” “中国贡柑之乡”再现荣光
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1560次 发布日期:2019年5月21日

核心提示: 从美名远扬的“中国贡柑之乡”、德庆贡柑尚未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到黄龙病一朝肆虐、贡柑大批量减 产,再到“大红大紫”农产品牌惊艳亮相、贡柑产业重新崛起,农民收入不降反增……多年来,德庆人民为促进农业壮大发展,奔上增收致富康庄大道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足以书就一段名为“奋斗”的历史。

德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人用机器处理药材。 西江日报实习生 曹笑 摄

德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人用机器处理药材。 西江日报实习生 曹笑 摄

从美名远扬的“中国贡柑之乡”、德庆贡柑尚未上市便被抢购一空,到黄龙病一朝肆虐、贡柑大批量减 产,再到“大红大紫”农产品牌惊艳亮相、贡柑产业重新崛起,农民收入不降反增……多年来,德庆人民为促进农业壮大发展,奔上增收致富康庄大道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足以书就一段名为“奋斗”的历史。

硕果飘香的“中国贡柑之乡”

“摘贡柑喽——”德庆贡柑上市时节,也许是许多农民辛劳却又无比快乐的时节。那个时候,德庆大大小小的果园都能看见果树成行、绿叶繁茂,果树枝头挂满了色泽金黄、清香扑鼻的果实,农民穿梭其中,乐不可言。

他们戴着草帽,手脚麻利地将贡柑从树上摘下,放入身旁的竹箩里,一抬手一俯身之间,大大的竹箩便堆满了金黄的贡柑,再一用力,两大箩贡柑便稳稳地被挑起搭在农民的肩上。细长的扁担被两头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但农民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上,却带着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

德庆地处广东省中西部,由于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西江,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造就了十分适合柑桔种植的条件。因此,德庆柑桔种植历史悠久,栽培历史更可追溯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唐开元年间。而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该县的柑桔种植业发展更是惊人的迅速。据悉,在最高峰时期,德庆全县近九成农民种植柑桔,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仅柑桔一项收入便占了农民年均纯收入近50%,成为德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德庆历来重视打造优势农业,在当年便是想尽法子要将‘德庆贡柑’的品牌推广出去。”德庆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伟翰说,前些年,该县围绕柑桔主导产业创品牌、做推介、建网络,成功将德庆贡柑打造成“中华名果”,更逐步确立了德庆和德庆贡柑在全国柑桔产业的领先地位。2011年,在柑桔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13元,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增长水平,成为全省首个农民纯收入破万元的珠三角山区县。德庆也因此获“中国贡柑之乡”“中国柑桔产业十强县”等美名。

那些年,在德庆县城的街道上、圩镇的闹市中,销售贡柑的商户成行成市,黄澄澄的贡柑堆得像座小山,果香四溢,受到过往市民游客的青睐。有一年,在由德庆举办的贡柑沙糖桔海内外产销对接会上,仅1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便抢购了德庆柑桔2.15亿斤,接近当年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那时人们便常常调侃,德庆贡柑就像“皇帝女”,不愁卖。

德庆贡柑火爆畅销的画面,至今仍是许多德庆农民脑海里最鲜活的场景之一。

黄龙病肆虐下的困境与转机

前景一片大好的柑桔产业寄托了德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许多人选择回乡务农种植柑桔,大步踏上奔小康的道路。也因此,当危机悄然而至时,不少人备受打击。

2015年前后,主要通过木虱传播、被业界公认为“柑橘癌症”的黄龙病肆虐,德庆柑桔产业深受其害。柑桔果树叶子萎缩、黄化,产出果实小或畸形,味酸或淡,难以入口。眼见果实大批掉落,果农们不知所措,愁得日日唉声叹气。尽管当时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分赴果园和农户家里,给果农们鼓劲、指导病树清除工作,但看到大批 染病的果树被砍除,农户种植柑桔的信心还是受到较大打击。

或许德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地貌塑造了德庆人民像山一样朴实与坚韧的品性。在黄龙病肆虐之下,德庆人民不屈不挠地寻找新的转机。大批染病被砍的柑桔果树倒下,新的种子和希望正被播撒进土壤之中。

在德庆贡柑最低潮时期,德庆积极发展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决心打造以红米、红豆、红薯、紫淮山、首乌、巴戟等德庆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独具德庆特色的“大红大紫”农业品牌,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帮助农户度过“黄龙”肆虐的难关。

其中,德庆紫淮山备受追捧。紫淮山含有大量的紫色花青素,有着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德庆地处西江流域,土地肥沃,极为适合紫淮山的生长。“2015年,德庆大范围推广种植紫淮山,致力打造‘大红大紫’品牌,为农民增加新的致富渠道。”德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建球介绍,当时,该县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全县紫淮山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形成产业化发展,打造农业副主导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如今,德庆紫淮山不仅走入千家万户,更走上了香港市民的餐桌,拓宽了德庆农民增收新渠道。

德庆的道地南药也在这个时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2016年,《广东省推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印发。同年,《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公布,在8种受保护的道地南药中,有4种在德庆均有种植。德庆开始大力发展道地南药种植,并持续创建南药品牌,推动南药规范规模种植,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德庆县被评为“中国何首乌名县”“中国巴戟天名县”“中国肉桂名县”“中国佛手名县”;德庆何首乌、德庆巴戟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实现零的突破;德庆何首乌、德庆巴戟、德庆紫淮山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主要种植德庆何首乌、广佛手、巴戟天、肉桂等道地南药的德庆县德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12年成立后,一度举步维艰。但如今走进该公司的南药种植基地却可以看到大片南药长势喜人,生产车间中环闭密封的生产链条则不停歇地对南药进行清洗、切割、包装等步骤,忙碌异常。“在获得政 府的支持后,公司得以进一步壮大发展。”该公司厂长黎阳新表示,该公司通过“农户+种植研究管理公司+制药销售”模式进行道地南药的种 植与销售,促进基地质量追溯机制的落实,保证了南药质量。但更让他欣喜的是,因为政府的支持与重视,道地南药种植的“德庆模式”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为更广大的农户带去了致富的希望。2018年,德庆县何首乌、巴戟天、肉桂种植面积分别已达2.2万亩、5.9万亩、63.2万亩。

初心不忘 重振贡柑荣光

面对黄龙病之困,德庆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决心,不断拓宽着农民增收致富途径。2016年,该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6835元,而到了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9592元,但黄龙病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我们就种柑桔,一边种一边研究黄龙病。”在黄龙病肆虐之初,农业栽培技术经验丰富的农艺师林培华与其他工作人员纷纷在自家门前、院子里种植柑桔,希望能够找到解决或者预防柑桔感染黄龙病的方法。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染病的果树都是根系出现了问题。“对于预防黄龙病,我们开始有了‘要打好基础’这样一个朦胧的概念。”与此同时,该县积极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有关机构合作,开展了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力求进一步找出防控黄龙病的有效方法并加以大力推广。

重振德庆贡柑产业昔日荣光,是每个德庆人长久的冀盼。2017年,德庆县与广东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德庆柑桔研究所,与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斥资建立高标准贡柑无病毒苗圃基地,为果农提供无病毒种苗。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该县不仅总结制定新的贡柑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指导农户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种植,更在贡柑主产区集中连片实施柑桔木虱统一喷药防治,分品种建立贡柑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园,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示范,全面提升科学防控水平,重建农民种植贡柑的信心。

困扰农民多年的柑桔“癌症”有了医治良方。越来越多农户抱着对“德庆贡柑”的热爱与对其品牌效应的信任,开始复种贡柑。前些年,德庆县马圩镇狗尾垌徐森强家庭农场的主人徐森强思虑再三,决定重新复种贡柑。在德庆农科技术员的上门指导下,他改良土壤、种植无毒种苗、使用发酵牛粪施肥并不断加强木虱防治,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改“追求效益”为“追求质量”,更兼顾畜牧养殖,通过禽畜粪便资源化利用,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看着果树长势越发喜人,徐森强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德庆县金一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德庆县马圩镇徐森强家庭农场的贡柑等水果果园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颁发的“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证书”,德庆贡柑从此走出了国门,进入了国外市场。“我现在经常参加县里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走到外面去参观学习,就希望增值自己,多学点贡柑种植知识,做好德庆贡柑这个品牌。”徐森强说。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回乡发展农业,积极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壮大德庆贡柑产业、发展德庆农业添砖加瓦。

2018年德庆全县贡柑种植面积10.5万亩,产量2亿多公斤,100亩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0个,德庆贡柑产业历经低潮却又以顽强崛起的姿态,努力回复往昔荣光。

张建球表示,德庆将持续狠抓产业振兴,以德庆贡柑和德庆南药两大产业为主要抓手,紧紧抓住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形成以创建产业园示范带动广大农户标准化生产管理的农业产业兴旺新格局,为农民扎实铺好农民增收致富路,让农民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李均阳

(信息收集:建筑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筑人才网® 版权所有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建筑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